其工作过程可拆解为 “发电” 和 “换向” 两个关键步骤,涉及定子、转子、换向器、电刷四大核心部件的协同作用。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:电磁感应定律
发电机的发电基础遵循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。该定律指出,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,导体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;若导体形成闭合回路,就会产生感应电流。
直流发电机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一过程:
- 建立磁场:发电机的定子(固定部分)会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。这个磁场通常由永磁体或通直流电的励磁绕组提供。
- 切割磁感线:发电机的转子(旋转部分)上绕有线圈。当转子在外部动力(如柴油机、汽轮机)带动下旋转时,线圈会不断切割定子产生的磁感线。
- 产生感应电流:线圈切割磁感线后,内部会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。这是因为线圈每旋转半周,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就会改变一次,导致感应电流的方向也随之改变,所以转子线圈内的电流本质上是交流电。
二、关键转换部件:换向器的作用
这是直流发电机区别于交流发电机的核心环节,目的是将转子线圈内的交流电转换为外部电路的直流电。
- 换向器结构:换向器安装在转子的转轴上,与转子线圈相连,由多个相互绝缘的铜制半环组成(半环数量通常与线圈匝数对应)。
-
换向过程:
- 当转子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即将改变时(即线圈旋转半周的瞬间),换向器的半环也会随之旋转,并与固定的电刷(通常由石墨制成)完成接触切换。
- 这种切换恰好抵消了线圈内电流方向的变化,使得电刷输出的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一致,最终实现向外部电路输出直流电。
三、完整工作流程总结
- 外部动力驱动转子旋转,转子线圈进入定子的磁场区域。
- 线圈切割磁感线,内部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(交流电)。
- 交变电流通过转子线圈传递到换向器。
- 换向器随转子旋转,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切换,将交流电转换为方向恒定的直流电。
- 直流电通过电刷输出到外部电路,为负载供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