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查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的密封情况是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,需结合静态观察、压力测试及细节排查,确保无泄漏隐患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方法:
一、前期准备与安全注意
-
安全前提
- 确保发电机组处于停机状态,关闭油箱出油阀(若有),断开机组电源。
- 清理油箱周围杂物,保持通风良好,严禁明火、静电(操作时穿防静电服,避免使用金属工具敲击)。
- 准备工具:手电筒、抹布、肥皂水(或专用检漏剂)、卷尺、记号笔、记录本(用于记录漏点)。
二、外观直观检查
通过肉眼观察油箱表面及连接部位,初步判断密封隐患:
-
油箱本体检查
- 查看油箱外表面是否有锈迹、凹陷、划痕,重点检查底部(易积油腐蚀)、侧面焊缝(焊接缺陷易泄漏)。
- 若发现局部油污残留(非飞溅污染),可能是慢性泄漏点,用抹布擦拭后标记,后续重点测试。
-
连接部位检查
- 进出油管接头:检查与油箱连接的进油管、回油管接头是否松动,密封垫圈(如 O 型圈)是否老化、开裂、变形。
- 油箱盖:检查盖体与油箱的密封面是否平整,密封圈是否完好(无硬化、断裂),盖体锁扣是否能紧密闭合。
- 放油螺塞 / 排污阀:位于油箱底部,检查螺塞是否松动,密封垫是否老化(若有油污渗出,可能是密封不良)。
- 液位传感器 / 油位计:若油箱装有电子液位传感器或机械油位计,检查其与油箱的连接部位是否有油迹(传感器密封圈易老化)。
三、肥皂水检漏法(静态压力测试)
适用于检测微小泄漏或难以直观发现的漏点,原理是利用气体泄漏时产生的气泡判断位置:
-
加压准备
- 若油箱有加油口,先确保油箱盖密封良好,通过加油口向油箱内通入压缩空气(需连接减压阀,控制压力≤0.05MPa,避免压力过高导致油箱变形)。
- 若无压缩空气,可将油箱注满柴油(或清水,清水需后续彻底排空),利用液体自重产生压力(适合小型油箱)。
-
涂抹检漏剂
- 用刷子将肥皂水(或稀释的洗洁精水)均匀涂抹在油箱焊缝、接头、疑似漏点等部位。
- 仔细观察涂抹区域,若出现持续冒泡(气泡不断产生且变大),说明该位置存在泄漏(静态泄漏)。
-
重点测试部位
- 焊缝处:沿油箱所有焊接线逐段测试,尤其边角焊缝(焊接时易出现虚焊)。
- 螺纹连接:如油管接头、放油螺塞,需涂抹在螺纹与密封垫接触部位。
- 油箱盖:关闭油箱盖后,在盖体与油箱的密封面边缘涂抹肥皂水,观察是否冒泡(检测盖体密封是否严密)。
四、动态运行测试(模拟实际工况)
静态检查无问题后,需模拟机组运行时的状态(油箱可能因震动、温度变化导致泄漏):
-
机组短时间运行
- 向油箱加入少量柴油(约 1/3 容积),启动发电机组,运行 10-15 分钟(带动部分负载,模拟正常工况)。
- 运行过程中,观察油箱表面、接头处是否有新鲜油迹渗出(震动可能导致松动部位泄漏)。
-
停机后复查
- 停机后,待油箱温度降至常温(避免高温影响密封件状态),再次用肥皂水测试静态压力下的密封情况,确认是否因热胀冷缩产生新漏点。
五、特殊情况检查
-
油箱变形导致的密封失效
- 若油箱曾受撞击或长期承重变形,可能导致整体密封面错位(如油箱盖无法紧密贴合),需用卷尺测量油箱垂直度、平面度,或观察盖体与油箱的缝隙是否均匀(缝隙不均匀说明变形)。
-
内部锈蚀穿孔
-
若油箱使用年限较长,内部可能因水分、杂质锈蚀穿孔(外部难以直接观察),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:
- 向油箱内注入清水至满箱,静置 1-2 小时,观察外部是否有渗水点(清水比柴油更容易发现微小漏点)。
- 若怀疑底部锈蚀,可倾斜油箱(需固定稳妥),使底部可能的漏点接触液体,再检查外部。
-
若油箱使用年限较长,内部可能因水分、杂质锈蚀穿孔(外部难以直接观察),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:
六、江苏中动电力要求检查结果处理
- 若发现泄漏点,需根据漏点位置和原因修复(参考前文 “常见泄漏原因与修复措施”),修复后需重新进行密封测试,确保无残留隐患。
- 若油箱整体老化严重(多处泄漏、大面积腐蚀),建议直接更换新油箱,避免反复维修导致安全风险。